在德州游戏中,诈唬(Bluff)是一种常见的策略,目的是通过下注或加注让对手误以为你有一手强牌,从而迫使对手弃牌。
如果你想要学习一些诈唬技巧,请继续阅读,本文将分享德州游戏中10种常见的有效诈唬方式。
1.持续下注诈唬(Continuation Bet,C-Bet)
含义:前一轮最后一个下注或加注的玩家,在当前这一轮的下注,通常是指翻牌前的加注方在翻牌后的下注,可以看成是翻牌前强势的一种延续。
场景:你在翻牌前加注,翻牌后无论是否击中牌面,继续下注。
目的:利用翻牌前的加注形象,给对手施加压力,迫使他们弃牌。
2.半诈唬(Semi-Bluff)
含义:半诈唬是诈唬的一种,和纯诈唬的区别在于,半诈唬的时候有一些补牌,即使被跟注了,还有机会成为一手强牌获胜。
场景:你手中有一手有潜力的听牌(如顺子听牌或同花听牌),但尚未成牌。
目的:通过下注或加注,既有可能直接赢得底池,也有机会在后续回合中完成听牌。
3.偷盲注诈唬(Stealing the Blinds)
含义:指的是后位玩家通过加注迫使盲注玩家(大盲注和小盲注)弃牌,从而在没有翻牌的情况下直接赢得盲注和底池。
场景:你在后位(如Button位、Cutoff位或Hi-Jack位)加注,试图偷取盲注。
目的:利用位置优势,迫使盲注玩家弃牌,尤其是当他们的牌力较弱时。
4.反偷盲注诈唬(Re-Stealing the Blinds)
含义:是一种针对对手偷盲注行为的反击策略。
场景:当对手在后位(如Button位、Cutoff位)试图通过加注偷取盲注时,你可以通过3bet(再加注)来反击,迫使他们弃牌,从而保护自己的盲注并赢得底池。
目的:利用对手的偷盲倾向,反其道而行之,迫使他们弃牌。
5.飘浮跟注诈唬(Float)
含义:指的是在翻牌圈(Flop)跟注对手的下注,尽管你并没有击中牌面或没有强牌,但在转牌圈(Turn)或河牌圈(River)通过下注或加注迫使对手弃牌。
场景:对手在翻牌圈下注,你跟注,然后在转牌圈下注。
目的:通过跟注翻牌圈的下注,假装自己有强牌,然后在转牌圈通过下注迫使对手弃牌。
6.延迟诈唬(Delayed Bluff)
概念:指的是在翻牌圈(Flop)和转牌圈(Turn)选择过牌,然后在河牌圈(River)突然下注或加注,试图迫使对手弃牌。
场景:你在翻牌圈和转牌圈都选择过牌,然后在河牌圈下注。
目的:通过前期的过牌,让对手误以为你牌力较弱,然后在河牌圈突然下注,迫使他们弃牌。
7.超池下注诈唬(Overbet Bluff)
概念:指的是玩家的下注金额超过了当前底池中的总金额。
场景:你在河牌圈下注一个远大于底池的金额。
目的:通过超池下注制造巨大的压力,迫使对手放弃中等强度的牌。
8.阻挡牌下注诈唬(Blocking Bet Bluff)
含义:利用阻挡牌的信息,玩家通过下一个相对较小的注,来试图让对手相信自己有一手强牌,从而迫使对手弃牌。
场景:在翻牌圈和转牌圈都过牌后,河牌是一张不太危险的牌,我们预计对手可能会用很多中等强度的牌或者听牌来跟注,当我们有降低对手强牌范围的阻挡牌时,可以利用阻挡牌进行诈唬。
目的:借助了阻挡牌对自己手牌范围的优化作用,使自己的诈唬看起来更加合理。
9.多人底池诈唬(Multi-Way Pot Bluff)
含义:指的是在有多名玩家参与的情况下,通过下注或加注来误导对手,让他们误以为你持有强牌,从而迫使对手弃牌,赢得底池。
场景:在多人底池中,你在不利位置下注或加注。
目的:利用多人底池的复杂性,迫使多个对手弃牌,尤其是当他们牌力不确定时。
10.利用对手形象诈唬(Exploitative Bluff)
含义:指根据对手在牌桌上的形象和行为模式,制定诈唬策略,诱使其做出错误决策。这种策略依赖于你对对手的了解,尤其是他们的倾向和习惯。
场景:你根据对手的倾向(如过于紧弱或过于激进)进行诈唬。
目的:利用对手的弱点,针对性地进行诈唬,迫使他们弃牌。
总结,诈唬是德州游戏中非常重要的策略,成功的诈唬不仅能赢得底池,还能在后续的对局中影响对手的决策。然而,诈唬也需要谨慎,过度使用诈唬容易被对手识破,导致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