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刚接触德州,或已经有一定游戏经验,但受困于连续失利的挫败感,不必焦虑: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中,我们将提供一份入门指南,帮助你梳理成为盈利玩家的关键要点。
成为盈利玩家固然并不容易,但正如所有其他领域一样,往往有着可复制的系统性方法帮助你成功。以下是提升扑克需要聚焦的三大核心:
实战技巧-在牌桌上自信运用策略战胜对手
学习体系-建立包含系统方法论的学习体系
心理建设-打造坚不可摧的扑克心智根基
我们将通过三篇文章深度解析这三大维度,助你在2025年实现盈利目标。本文是第一部分:强大的扑克实战策略。
提升盈利能力的首要切入点自然是牌桌实战。从错失价值到筹码喷子,或者对某个场景陷入迷茫,扑克的策略空间浩瀚无垠。以下是五大关键技能:
一、夯实理论根基
剥削对手是获取高胜率的核心,但前提是必须清楚对手(相比起理论上)在如何偏离。识别偏离的基础是你需要对基准线策略有很好的了解。
举个例子:你在小盲位持JJ,SB vs BTN 3b底池,翻牌AK2彩虹面。
你全范围cbet 20%底池,对手跟注。转牌是无关花色6,你过牌后面对对手100%底池的下注弃牌。对手秀出33——你很上头:"他33在flop上call什么?!"
我们可以如何针对此类玩家制定剥削策略?
A.减少诈唬频率(对手有跟注站倾向)
B.增加薄价值下注(对手有跟注站倾向)
C.强牌转牌多过牌(对手过度诈唬)
答案是:以上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,对手的行动完全符合GTO基准。
33面对小尺度cbet在翻牌需要百分百抵抗,可以跟注也可以加注,并且在转牌面对过牌是高频大尺度下注诈唬。
因为对手的33在翻牌面对20%底池下注有足够的权益抵抗;有两个干净outs,隐含赔率高;缠打后有机会在许多后街出张上诈唬掉hero许多更好的牌。
这手牌揭示了理解理论基准的重要性。
若缺乏对GTO策略的认知,所谓的读牌和剥削将沦为空中楼阁。
学习GTO能帮助我们掌握扑克的关键概念,例如如何应对极化范围、不同翻牌结构的处理原则、牌面与范围的互动关系。学习GTO不是为了复制和模仿GTO策略,而是为了:
了解理论基准策略,避免自身巨大漏洞,发现对手漏洞并最大化剥削;
建立稳健的基准策略,用于应对很强的对手或暂时没有解读的陌生对手;
深化对游戏底层原理与核心概念的理解;
了解范围及范围和牌面的互动,以及相应对策略的影响。
(理论学习方法论将在第二部分"学习体系"中详细展开)
二、避免固定的策略
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制定剥削策略至关重要,但根据对手策略漏洞调整则是最珍贵的能力——对手犯错越多、越严重,调整策略的能力带来的价值就越高。
不可剥削的扑克策略极难实现,人永远都会犯错。你在牌桌上会遇到各类玩家,他们的漏洞也各不相同,因此需针对性调整:并非所有错误都可用同一种策略剥削。
固定策略的代价是:用固定策略应对不同玩家类型会损失大量EV。例如:剥削紧弱玩家的方式与松凶玩家截然不同,对抗被动型与激进型需采用相反的策略。
面对较差的对手时,持续问自己:
"当前手牌面对对手的范围和倾向时,最优行动是什么?"
此问题可帮助你避免陷入单一化思维陷阱,例如:"我处于范围顶端,必须跟注","手牌没有摊牌价值,必须诈唬","这手牌不适合诈唬,放弃"。
这类思考虽然不是绝对错误的,但过度关注自己的范围会让你忽视对手的范围和策略。正确的方式是我们要同时考虑:
对手的范围构成
对手的策略倾向
我方手牌在该场景下的最优行动
通过以上框架,你也许能够得到这些结论:"对手缺乏有想象力的诈唬的能力,我们可弃掉所有抓诈牌"、"对手跟注站属性明显,我们放弃诈唬"、"对手范围过弱,面对下注会高频弃牌"。
在每一手牌,面对每一个不同对手时,持续运用以上思维模型保持思考和策略的灵活性,可以帮助我们打破策略僵化,获得最高的赢率。
举个例子:500NL常规桌,100bb有效筹码。BTN位持KTo,CO位2.3bb开池。已知:
大小盲玩家被动;
CO开池范围宽,同时面对3bet弃牌率过高、4bet不足。
习惯于采用固定策略的玩家查看solver显示BTN应弃掉KTo,于是认为这里弃牌是正确的策略。
你感觉到哪里有问题了吗?
问题在于,他们过于机械地遵循GTO建议,忽视了剥削机会。CO面对3bet弃牌率过高,同时CO和盲位都4bet不足,此时应放宽3bet范围剥削对手。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执行GTO范围,就错失了大量可剥削的EV。
这也是为什么了解基准线策略非常重要: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手的行动来发现对手的偏离,一旦我们定位到一个漏洞,我们就可以开始相应调整策略剥削对手,大幅提升我们的赢率。
过于固定的策略不仅会在翻前损害我们的胜率,翻后也一样:单次加注底池,你作为CO位进攻方在K♥7♠2♦T♥4♥面连续下注,翻牌下注30%底池、转牌下注125%底池,河牌你下注75%底池。
复盘时你发现GTO策略中CO位有75%的频率过牌顶两对KTs,于是你感到失望。
你的牌局经验告诉你顶两对应当总是继续下注,因此觉得solver的建议并不好。
那么你犯了两个错误:
未深究KT过牌的逻辑(范围与牌面互动原理);
未分析对手应对策略(面对被动玩家可薄价值下注)。
我们查看对手理论上面对河牌75%底池下注的应对发现:
BB应该用AQo一定频率地诈唬加注、以及部分带♥的KJo、K9o顶对以一定频率转诈唬,并偶尔用K4/K2加注(同时有价值和诈唬的成分)。
通过节点锁定移除BB的上述河牌诈唬加注范围后,我们观察到:CO甚至开始用KJ等边缘牌下注,KT顶两对是百分百下注。
以上学习可以得出的关键结论是:当对手诈唬加注不足时,可大幅降低价值下注的边界。当对手是被动的跟注站玩家时,我们应该做更多薄价值下注。
将对手倾向纳入策略调整的考量,避免静态思维,是冲击高胜率的关键步骤。
三、理性地规避艰难决策
逃避艰难决策往往源于缺乏知识或恐惧心理。这种逃避可能导致更大损失或损失大量价值。
举个例子:你在BTN手持99开池,并跟注大盲位3bet。已知对手是技术不错的激进型玩家。翻牌圈对手cbet大尺度67%底池,你可能因为急于尽早打光而选择加注。
面对激进对手,对手下注范围会很宽,BTN手持暗三条时的最优策略是平跟而非加注。
因为对手范围包含大量低权益诈唬牌,加注将迫使对手这部分范围弃牌;set这样的强牌无需"保护";由于位置优势+低SPR,翻牌圈跟注也可在后续街轻松打光筹码。
不要因恐惧情绪而错失最大价值。
当然,后续牌面有可能恶化导致你甚至要弃掉set 9,或者无法从对手的部分范围获取价值。但我们可以确信:长期而言,对抗松凶玩家,平跟的EV更高。
面对较强的对手时避免用边缘牌游戏艰难的场景是合理的,然而这种规避艰难决策的行为可能导致你错失巨大的盈利机会,这会大幅降低你的盈利能力。
我们要确保决策都是基于理性和逻辑分析,而不是未经检验的直觉反应。并不是要否认一切情绪,但诸如恐惧或其他情绪需要被理性分析所认证以后,才能作为有价值的线索,为策略提供依据。
四、警惕自动驾驶状态
自动驾驶状态是扑克玩家们陷入瓶颈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其表现为:忽略玩家倾向、SPR等牌桌细节的变化或对自己在特定牌面的策略失误毫无察觉,甚至可能被敏锐的对手捕捉细小的漏洞迅速反制。
举个例子:单次加注底池,大盲位持Q♠8♠对抗BTN位的25%底池持续下注(牌面T♦T♠4♣)。自动驾驶状态下大盲玩家机械地选择跟注,未考虑加注选项。
查看GTO策略发现:大盲位整个范围要有26%的加注频率,Q8s应当中高频加注。
因为BTN在干燥公对面下注范围含大量空气牌,加注可拒绝对手权益,均衡策略中Q8s加注与跟注EV相同。
但到这里还不够!在自动驾驶状态下,我们会忽略对手面对我们的过牌-加注会大幅过度弃牌。
BTN标准的抵抗过牌-加注策略:
假设BTN抵抗过牌-加注策略如下:
我们可以看一下当对手高频cbet然后面对过牌-加注过度弃牌时,应该如何调整:
大盲位加注频率提升至近3倍,Q8s转为百分百加注策略。
这个例子展示了自动驾驶状态长期而言会导致的EV流失。
注意,通过过牌-加注剥削成功后的后续处理:若BTN跟注,转牌大盲需谨慎过牌,避免EV回吐。扑克中理解EV来源是盈利关键,我们进入下一点继续深入解析。
五、理解EV的来源
理解EV(期望值)来源是扑克玩家最核心的技能之一。
举个例子:我们在BTN位对抗极度紧弱的大小盲玩家。此时可放宽开池范围(因对手弃牌率过高),但一旦遭遇3bet需谨慎地过度弃牌。因为我们的EV已通过对手的过度弃牌获得。常见错误是:有些玩家继续僵化地使用标准跟注范围抵抗3bet,导致EV回吐。
例子2:对抗转牌圈加注不足的玩家,我们的调整策略应该是,用更多薄价值牌和不愿意遭到加注的听牌下注,并且当遭遇对手加注时果断弃牌。记住我们下注的EV已通过对手加注不足而实现了。
BTN vs CO 3bet底池,公共牌T♦5♥2♦7♠,翻牌圈BTN cbet 67%底池,CO跟注。GTO转牌下注策略:
锁定CO转牌加注率2% vs 标准6%,BTN调整后的剥削策略:
BTN位开始更多薄价值下注,J♦9♦等听牌转为百分百下注(尽管不愿遭遇全压)。
这个例子说明,主动思考EV来源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针对对手的定制化策略,从而提升长期盈利能力。
小结
本文信息量较大,为便于理解,我们回顾一下盈利玩家第一大核心(实战技巧)的五大要素:
夯实理论根基:掌握GTO基准,识别漏洞,构建剥削策略;
拒绝固定策略:根据对手形象动态调整,突破盈利瓶颈;
理性应对艰难决策:逻辑驱动替代情绪化逃避,避免EV流失;
警惕自动驾驶:关注细节(倾向/SPR/牌面特性),防止被反剥削;
理解EV来源:精准定位EV根源,制定针对性策略。